苏奇印花布:流光溢彩 古韵东方
说起印花布,对于一些年长的人来说还有些印象,它是上个世纪活泼于农村的一种五彩斑斓的印花土布,每逢婚嫁、生子、寿辰等喜庆之事,都能看到这种热烈的装饰符号。随着时代的进展,非常是数码印花技术的到来,印花布渐渐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在七贤民俗村非遗街的苏奇印花布展厅内,一幅幅图案精细、色彩艳丽的印花布又展现在人们眼前,立刻唤醒了人们埋藏在深处的记忆。近日,记者来到七贤民俗村,采访到了苏奇印花布第五代传承人苏海亮,他向记者讲述了印花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记忆。
■当年家家户户都用印花布
6月12日,记者来到七贤民俗村非遗街,在苏奇印花布展厅,记者看到了放在玻璃框中的印花布,雍容富贵的牡丹,穿行其间的鲤鱼、舞动的游龙彩凤等吉祥图案,不经意间展示了苏奇印花布的独特魅力。
“你现在看到的几块印花布都是那个时候的典型花样。”苏海亮笑着说。苏海亮口中的“那个时候”是印花布畅销的年代。
晚晴时期,在农村,织布的声音像一串串曼妙的音符,从家家户户的窗户传出。当时人们用的布料大多是手工织布机织出来的老粗布,以白色为主,民间婚庆仪式上则多用彩印大包袱包裹陪嫁衣,以图喜庆、吉祥的好彩头。苏奇印花布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
苏海亮来自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苏奇村,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他常听到村里街上传来有节奏的拨浪鼓声,那是收布师傅在走街串巷揽活儿、送活儿。“当时都是作坊式加工,娶儿嫁女都要打算被褥和用来包嫁妆的包袱皮,送到作坊去印染。”苏海亮说,那时,永和一带家家户户用的褥子、门帘、床单,几乎都是漂染的粗布料子,其中很大一部分出自他家的作坊。
苏海亮介绍,彩印花布在他们那里多用到结婚仪式中,依照传统观念,婚俗中满眼的红色不仅渲染了红火热闹的气氛,而且在它的图案色彩中,主要采纳大红、桃红、翠绿和紫这几种颜色,图案的设色整体艳丽浓烈、丰富鲜亮。
令他记忆深的是被面上的《花开富贵》,枕套上的《麒麟送子》,门帘上的《富贵满堂》等,每一幅图案都寄寓着质朴村民的美好理想和诚心祝福。
据了解,当时苏奇印花布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等地,因当时印花布用途广泛、涉及民间家家户户,流行区域颇大,遍及周边县区(即河南省的安阳、汤阴、内黄,鹤壁,河北省的临漳、磁县等)大多乡镇村庄。
■艺人需绘画雕刻样样精通
在苏奇印花布展厅,记者看到一块印着花草的印花布,色彩艳丽大方。
“我们使用的是红色、绿色,就是我们日常对于自然植物基本的认识,花就是红的,叶子就是绿的。”苏海亮说,通过色彩的表现,它已经不是一种单纯视觉的感性的知觉形式,它的颜色具有肯定的象征意义,几百年下来,这种色彩逐渐沉淀成今天看到的约定成俗的样式。
记者注意到,在一块印着荷花的印花布上,一朵朵盛开的荷花下面游动着一条条金鱼,荷花的花蕊清楚可见,花瓣的颜色深浅不一,站体感成色,让人惊叹做工的精细。
“别小看一块小小的印花布,制作采纳镂版印花的方法,需要经过做版、画版、刻版、调色、染布等五道工序,这样做出来的印花布才完整、精美。”苏海亮说。
漂亮的图案离不开作为基础的印花板。制作印花板首选是绵纸,每层中间涂上熟桐油贴到一起。由于染料都是水性,所以后表面需要再刷一层桐油加固。
艺人不仅需要具备绘画的基本功,还需要精通雕刻技艺。“刻板直接关系到印花效果,凡是彩印花布上的一草一叶,都需用刀具在事先画好图案轮廓的纸板上一点一点剜出。”说着,苏海亮拿起刻刀一丝不苟地示范起来,“直刀刻长线的时候需要屏气凝神,犹如画家画国画时运足功力画一笔长线的感觉一样,刻刀此时就是艺人手中的画笔。”
苏海亮介绍,印制的过程丝毫不能马虎。艺人首先需要将制好的花版放置到承印的脱脂后的白土布上,然后用刷子蘸上调制好的染料刷过花版,染料在花版镂空处自然刷印到布上,刷印的时候必须动作利落洁净,速度要快。“之所以要速度快,主要是预防染料渗化,造成花纹边缘不清楚。”苏海亮说,印制结束后经过晾晒,一块色彩艳丽的印花布就完成了。套版印染后的粗布,颜色层次分明,变化丰富,摩擦、洗涤,历久而不褪色。
■每一幅图案都寄寓美好和美好
记者翻看一块块充满年代感的印花布,被印花布上面的图案深深吸引。“苏奇印花布图案题材是特别丰富的,多采纳象征吉祥的动植物形象。”苏海亮说。
“比如喜鹊和梅花组成的画面,寓意着‘喜上眉梢’,再比如说莲花和鱼在一起,寓意着‘连年有余’,总之概括起来就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苏海亮笑着说。
在苏海亮看来,这些图案都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特征,表达的意境和人的心灵情感紧密相连。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心愿;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期望小孩子像小老虎一样健壮;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鲤鱼闹莲等图案,祈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以蝴蝶翩翩起舞之形或并蒂莲花图案含蓄地表达隐藏在姑娘心底的秘密,浸染着喜爱之情或神话传闻……
除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外,苏奇印花布灵敏组合各种花卉纹样,主体纹样多为枝叶、花蕾、蔓草,主要花饰有石榴花、牡丹花、芙蓉花、梅花以及无名的八瓣花、六瓣花等。还有各种几何图形如方、圆、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直曲线条、锯齿形等的运用,印花布纹饰丰富多彩。
“苏奇印花布是农耕时代和农民生活,民俗礼仪紧密相关的日常用品,它对研究农村的民俗风情,农民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它进人家家户户的生活中时,潜移默化影响着民间美术的推广和进展。苏奇印花布以宣传真善美为主题内容,起到了净化心灵,调理民风,张扬正气的作风,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宣传价值。”七贤民俗村运营总监高涛说。
■入驻七贤民俗村,民间手工技艺盼传承
苏海亮告知记者,苏奇印花布的制作始于晚清时期,创始人为苏三德老先生,祖辈传承,至苏海亮已是第五代传人。
受当时封建思想影响,技艺传承只限于自家人。苏三德创业以来,家中男丁不太兴盛,只传子苏则完。苏则完再传于三代苏守安。苏守安毕生精力致力于家传技艺完善进展,在其手中,苏奇印花布技艺得以较大进展。膝下三子都得其真传,长子苏家和,次子苏家顺,再次子苏家有。到了第四代,只有苏家有二子,即第五代传承人苏海亮、苏海飞。苏奇印花布只是以这种传承方式,使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下来。
完管苏奇印花布传承人尚在,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其无法进入市场化运作,前景堪忧。回根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生活时尚化,传统的印花布遭受冷遇;二是印花布工艺工效落后,使新一代人不愿再从事这项劳动,传承人培养难;三是能从事手工织布的人已廖廖无几,笨重、低效的传统纺织已无人从事,没有了印花布的主要印材。
诸多原因使苏奇印花布渐临绝迹境地。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化新工艺的走俏,进入新世纪,这种传统的印花布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民间已不再使用这种印花布,仅作为一种古老工艺品进行爱护性制作和为民间美术爱好者的收藏提供数量有限的实物。
如今入驻七贤民俗村,作为苏奇印花布的传承者,苏海亮期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苏奇印花布,使祖先留下的文化印记能够更好地传承下来。
AAADFWGREGTR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