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纺机业如何冲破三重压力稳中求进?年度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纺机企业如何谋划“确定”的未来?
12月20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八届七次常务理事会暨2023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以线上形式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副会长刘松、赵晓刚、侯曦,秘书长丛政,以及来自纺机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参会,共同分享市场信息,分析未来发展形势。
经济恢复基础薄弱
行业须作应变准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介绍了202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现状。1-10月纺织行业订单较往年同期减少,生产增速回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0.9%。纺织行业处于需求低迷、成本高涨的供需压力叠加期,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放缓态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凸显。产业链多数环节维持较低开机水平,行业生产降幅继续加深;大类产品中,仅有化纤及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制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余产品产量同比均有所减少。
内销方面,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放缓,衣着消费支出下降,内销规模有所减少,线上零售增速逐渐回升。2022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纺织品出口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装出口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
下半年以来,行业外贸出口压力加大,海外主要市场购买力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纺织品出口自8月份以来呈连续负增长态势,服装出口从9月份起落入负增长区间。
行业国内投资增速依然较高,但呈逐月放缓态势;对外投资方面,疫情因素没有显著削弱行业对外投资积极性,企业仍克服困难开展海外经营。
效益呈现增收不增利特点,企业盈利压力依然较大。今年1-9月,纺织行业3.6万户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562.5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1345.4亿元,同比减少23.6%。产业链上游原料成本压力较大,棉纺企业利润降幅呈持续扩大态势,化纤业利润降幅超过60%;麻纺、长丝、服装环节效益表现相对稳定,营收和利润实现增长。
徐迎新还分析了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环境。他谈到,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疲弱,通胀处于几十年来高水平,贸易增长放缓的情况可能还将持续。国内经济触底势头基本形成,恢复基础仍然薄弱。当前贸易环境剧烈变化,中美经贸摩擦给中国纺织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国际纺织品服装供应链持续调整。对此,中国纺织业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徐迎新认为企业分化会愈演愈烈,企业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明年上半年外需存在压力,明年下半年内销有望回暖。从短期来看,未来半年可能压力较大,企业应开启生存优先模式。对纺机企业来说,产业改造升级需求仍有增长,应着力提升自身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他特别提醒纺机企业关注行业重点投资目的地,积极海外布局,未来国外新建产能项目可能增多带来扩大纺机产品出口的良好机遇。
纺机运行压力较大
海外市场空间扩张
2022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国际局势紧张,美联储持续加息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收缩,给纺机行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我国纺机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较高景气度的回升,2022年以来,面对国内市场需求不足、通胀推动成本上涨等问题,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弱,行业运行面临较大增长压力,部分细分行业呈现较为深度的调整。但在外需扩张、企业积极海外布局、外贸政策发力等因素推动下,行业总体出口金额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介绍,2022年我国纺织、纺机业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一季度开局好;二季度之后出现下滑,主要是新冠疫情在长三角的爆发、使各省间、各地间的产业链中断,供给和产出等停顿,给”双循环”经济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他表示,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提质增效的稳增长”阶段,接下来重塑经济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国家疫情控制放开,国内产业链生产循环顺畅,消费提升,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的体量、产业链的巨大竞争性,将会重拾正常的发展轨道。
顾平总结了中国纺织机械协会2022年的工作,介绍了2023年协会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协会各分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为抓手,产学研用为路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纺织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推进标准工作先行,引领行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场景实现。组织好明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在米兰举办的“2023年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2023)等出展工作,落实双循环发展。加强协会信息统计工作,进一步拓展信息来源,更好为行业做好大数据服务工作。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详细分析了当前纺机行业运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1-9月,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8%,较1-6月下滑3.64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呈现逐步趋缓态势,7月份以来呈现持续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7.62%。今年以来,行业利润呈下降态势,降幅自4月份触底以来,呈现逐月收窄态势。
据海关统计,2022年1-9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66.72亿美元,同比增长8.40%。其中:纺织机械进口25.3亿美元,同比减少5.05%;出口4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6%。
展望未来形势,刘松认为,虽然当前仍面临经济下行风险和疫情反复的压力,企业效益、市场预期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国内市场方面,虽然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仍具备恢复向好的基础。我国纺织行业完整、先进制造体系优势仍然突出。我国纺织全行业正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迭代升级,建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体系,纺机企业在其中大有可为,在转型升级中寻找增量突破。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有所收缩,但全行业投资增速仍在两位数,其中原有产能的改造投资比重较大。我国纺机的国内市场仍然广阔。
国际市场方面,客观上受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布局在加快重构,海外市场空间在进一步扩张,我国纺机行业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纺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然突出,四季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全年将维持低位运行,行业出口仍将实现增长,出口金额将创历史新高。2023年,随着我国宏观运行的制约因素逐步缓解,纺机行业运行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运行指标有望逐步迎来恢复增长。
纺纱机械一枝独秀
终端市场需求不足
在2023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会上,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一部主任位迎光、产业二部主任廖亮、产业三部主任邵洪、产业四部主任张雨彤、产业五部主任刘革分别对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印染机械、化纤机械和非织造机械市场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从统计数据看,2022年前三季度纺纱机械整体运行呈上升趋势,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良好态势。由于国外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开,尤其是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纺织业在过去两年持续低迷后,新增项目和设备升级改造的意愿增大,中国纺纱机械企业出口订单飙升,其中环锭细纱机出口金额同比增加123.9%,转杯纺纱机出口金额同比增加124.6%,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国内对短流程设备的需求依然保持热度,转杯纺纱机和喷气涡流纺纱机销售达到同期历史好水平,进而拉动前纺设备的需求。
在全球经济通胀、国内新冠疫情局部多点散发及国际复杂严峻形势的叠加影响下,从三季度开始,终端市场需求不足,纺织品订单减少,国内外纺纱企业开工率纷纷下降,投资欲望降低。尽管三季度的销量统计处于攀升阶段,但由于纺织机械的滞后效应,三季度的统计数据尚无法完全体现纺织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实际趋势。据了解,目前纺纱机械企业在手订单及新增订单都明显减少,预计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市场将进一步收缩。
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22年1-9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共销售高速剑杆织机7100台,同比减少1.39%;共销售喷气织机19000台,同比减少24.00%;共销售喷水织机32000台,同比减少37.25%。
据海关数据,2022年1-9月我国共从4个国家进口无梭织机6440台,进口金额23163万美元。其中进口高速剑杆织机1378台、进口金额8922万美元,数量同比减少10.69%、金额同比减少12.35%;共进口喷气织机4220台、进口金额13153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32.25%、金额同比增长21.74%;共进口喷水织机842台、进口金额1088万美元,数量同比增加205.07%、金额同比增长97.12%本。
据海关数据,2022年1-9月共向4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无梭织机20678台、出口金额32467万美元。其中出口剑杆织机9621台、出口金额17767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26.99%、金额同比增长85.50%;共出口喷气织机2549台、出口金额5120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43.44%、金额同比增长38.02%;共出口喷水织机8508台、出口金额9580万美元,数量同比减少35.23%、金额同比减少22.21%。
2022年以来,针织机械三大类机型(圆机、横机、经编机)市场运行均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据中国纺机协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圆纬机销量约为17000台,同比下降32%。一季度,圆纬机企业主要生产上年年末订单,保持一定产销量;二季度开始,受疫情冲击及下游市场低迷导致机台订单数锐减;
三季度,随着产业链逐步恢复市场有所缓解;四季度,下行压力仍较大。2022年前三季度电脑横机销售量约52000台。前三季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产销量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全成型机型在桐乡等毛衫产业集群地销量同比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经编机销售量约2500台。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持续减少,近几年经编机向宽幅、高速化发展,市场一定程度饱和。
2022年前三季度染整机械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同样面临较大压力。与去年同相比,各主要机型销售情况不理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涤纶、锦纶等长丝纺丝机销售9760纺位,同比下降25.50%;高速加弹机销售1620台,同比下降12.90%。重点企业销售水刺生产线43条,同比下降35.82%;针刺生产线81条,同比下降15.79%;纺熔生产线71条,同比下降24.47%。
准确把握发展趋势
因势调整赢得主动
两位来自外资企业的企业家分享了他们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分析。
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介绍了全球纤维生产量的变化,涤纶纤维生产量不断增长,而棉花增长乏力。随着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全球化纤业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中国化纤工业从推进能效和低碳发展,提高循环再生水平,推进绿色纤维认证和平台体系建设,为生物基化纤的发展奠定基础,控制微塑料进行拓展,推进功能性纤维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纤维材料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聚焦可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欧瑞康也将战略重点放到绿色技术发展上。王军表示,纺机企业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因势调整。
必佳乐(中国)公司总经理刘明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需求方向。他认为,中国纺织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纺织业可能是中国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具有理性的“常识思维”;技术上“卡脖子”少的行业之一,供应链完备的行业之一;长期践行双循环和共同富裕理念的典范行业;支撑外汇储备的重要基石,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但也存在着隐忧市场饱和增长乏力,行业内竞争激烈;面临持续产业转移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和内需的侵蚀;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供应链中断的惨痛经验让国际买家心有余悸。
刘明提出,纺机新设备大大促进了纺织行业降本增效,减少用工,提升员工收入。中国依然是新设备的主战场,3-5年内不会改变。国产设备取得可喜突破和质的飞跃。全球设备更新换代的趋势还会延续,半数纺纱设备新增产能在中国之外,美国对新疆棉花的制裁和其它西方国家跟随可能加速这一趋势。中国之外的亚洲国家在增加产能方面追赶中国的趋势明显。纺织服装业务模式的创新对就近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产能转移的动力。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赵晓刚对展会情况进行了介绍。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延期到明年11月份,名称和地点不变,延后整整一年的时间。据介绍,由于延期时间太长,行业形势复杂严峻,已报名参展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退款。但终,91.89%的企业保留展位费,参展资格依旧有效。即将近900家海内外的企业保留参展资格,坚持参加明年展会的。赵晓刚表示,这显示全球纺机企业对未来形势充满了信心,也体现企业对展会的信任和支持,传递对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的信赖。
展会的宣传推广,特别是专业观众的邀请是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的重要工作。有团队专职负责,包括海外的合作团队;有专业协会的优势;有庞大的数据库等等,是展会多年取得成功的基本的技术保障和措施。目前,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转松,海内外新申请报名的参展企业开始明显增加。
AAA功能性面料网MHGCVVBEW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