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涌 大连服装产业溯风“飘红”
时下寒冬凛冽,但大连市很多服装企业总部、生产车间里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丝毫没有“猫冬”迹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大连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均逆势增长,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05%,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大连市服装产业生产经营“一路飘红”,这既源自于大连市一系列政策精准发力,也折射出行业、企业稳健的发展潜能,以及喷薄涌动的创新浪潮。
智能化“助攻”服装产业“能量”快速跃迁
“服装纺织产业是大连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东北服装看辽宁,辽宁服装看大连,辽宁服装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的五成来自大连”,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场环境跌宕起伏,大连市服装行业在危中寻机,实现逆势增长。大连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外贸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服装产品的快速增长,成为拉高大连市外贸整体出口数据的重要引擎之一。
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大连市服装产业颠覆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发展势能的跃迁。瞄准高端定制、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让大连泛瑞客制衣有限公司受益匪浅,“我们研发的平台贯通了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实现生产经营全流程可视化和透明化,形成聚合力,让海外消费者需求直达生产现场,更好地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该企业首席执行官初雪梅介绍道。数字化赋能、锁定高品质客户需求,该企业今年在海外市场大展身手、订单猛增,生产经营实现高速增长,截至11月底,企业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
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生活时尚开始引领生产的“进化”,大杨集团很早布局个性化定制服装的“先手棋”。今年,该企业生产的定制西装相比往年在海外市场更为畅销,预计今年其生产的定制西装将突破200万套。从消费者下单到一件高端定制西装制作完毕,快只需3天时间,这与大杨集团创新精进、锤炼“内功”,数字化赋能息息相关。目前,大杨集团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旗下拥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大杨集团贸大时装有限公司为例,远程接单、智能排版、选定面料、一分钟完成裁剪,智能化系统让该厂生产效率提高80%。
目前,大连市近百家不同规模的服装企业拥有定制业务。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不仅实现“大而强”,助力大连市服务产业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的份额,赢得发展机遇,还让很多中小企业朝着“小而精”的方向迈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互补协作、融通创新,为大连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深耕数据捕捉市场需求,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增值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大连市服装企业着眼这一生产要素,深度挖掘、有效整合,塑造全新的比较优势。“今年我们贯通线上、线下渠道,利用微信程序拓展数据资源所包含丰富内涵,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来源地域、号型尺码、购买喜好、体验感受,更有效地指导供应链、营销策划、品牌构建等生产经营活动,基于数据分析作出的决策有效提升了经营决策效能。”大连现代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学国对记者说。
精准分析数据、一对一服务等举措,让大连现代服饰有限公司的女装品牌在国内市场一路凯歌,“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100多家线下店,10万多名消费者成为优质线上会员,今年企业产值、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庄学国表示,随着内需回暖,正筹划新开60家店面,其中15家布局在山东。大连泛瑞客制衣有限公司开发的“视衣魔具量体App”在突破时空限制、满足消费者量体需求的同时,利用高端定制等数据资源,产生交互赋能和协同创新的效果,加速实现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以及价值链的不断增值。
感知市场、捕捉需求。大连福仕雅商贸有限公司与面料生产商合作研发,通过在染纱过程中加入抗菌剂,将抗菌纱线织在面料里层,实现抗菌、防蚊虫功能。这种功能性面料制作的成衣在机洗60次后仍能防蚊虫叮咬,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今年的销售亮点。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宫丽凤说,在将功能性面料向各个服装品类拓展的同时,聚焦国内市场露营、户外等消费需求,对于功能性面料研发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坚山(大连)有限公司与外地企业合作,将针织面料用到了西装上,推广至国内外定制服装市场,对订单量、销售额增长助力良多。
“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今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大连服装产业见证了挑战的层峦叠嶂,赢得崭新的市场机遇。前路宽阔,未来可期。大连服装产业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将在一针一线中磨砺品牌和事业,一心一意地织就华彩霓裳。
AAA防紫外线面料网FSGRETEGSDFW
发表评论